在證券市場交易中,過度炒作的現象時有發生,不僅侵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,更擾亂了市場的正常定價機制,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。本期我們一起來分析,過度炒作有哪些具體危害,以及如何遠離過度炒作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一、過度炒作的危害
炒作行為是一種嚴重非理性的投資行為,其本質是投機行為,過度追逐熱點,引發盲目跟風,進而導致股票價格偏離基本面,使得證券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失效。具體危害如下:
1.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。
炒作帶來的賺快錢效應,極易引發中小投資者跟風參與,從而成為游資大戶后續拋售獲利籌碼、轉嫁股價虛高風險的接盤俠。由此,只有有效抑制嚴重投機炒作行為,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小投資者成為炒作風險的最終實際承擔者。
2.嚴重扭曲股票價格,影響市場定價效率。
炒作行為直接導致證券價格短期內嚴重背離其真實價值,扭曲了市場真實的供求關系,從而影響了市場定價和資源配置功能的有效發揮。
3.嚴重影響穩健運行,積聚市場風險。
如果任由炒作趨勢蔓延,不僅使個股及相關板塊極易暴漲暴跌,還可能快速積聚市場風險,加劇市場短期內大幅波動,從而影響市場的穩健運行。
二、如何遠離過度炒作
遠離過度炒作,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,建議做到以下兩點:
1.不盲目跟風,堅持獨立判斷。
短期內被過度炒作的證券,其價格往往嚴重偏離價值,具有較高的價格泡沫,一旦泡沫破裂,投資者將承擔“接盤”風險,不宜盲目追高。此外,實踐中存在部分不法分子惡意散布謠言,哄抬證券價格,刻意制造“概念炒作”“業績炒作”的現象,需要引起投資者的高度警惕,萬不可盲目跟風。
2.根據基本面研究判斷價值。
以股票為例,投資者應重視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,包括但不限于財務數據所顯示的毛利率、每股盈利以及成長性,公司所在行業的整體分析和公司的行業地位分析,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分析,以及公司內部治理的規范性等內容,進行綜合判斷。
三、溫馨提示
廣大投資者應堅持理性投資、長期投資、價值投資理念,遠離跟風炒作。面對個別股票被“熱炒”的情形,需要進行必要的“冷”思考,切記不可盲目參與其中,更不要心存僥幸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
免責聲明
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。我們力求本材料信息準確可靠,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,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。
(資料來源于上交所投教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處理。)